【课题学习材料·2021年3月】从“研究工具”到“知识增值”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删除】
从“研究工具”到“知识增值”
——From "Research Tools" to "Knowledge Increment": Class Observation from My Eyes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娜,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200127
原发信息: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版》(南京)2016年第20169期 第12-16页
内容提要:
课堂观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观察主体的教师在进行观察时,要经历从执教者到观察者的历程。有效的课堂观察应实现跨学科群体的课堂观察活动设计,从而使教师超越“工具”价值,促进知识增值。
From "Research Tools" to "Knowledge Increment": Class Observation from My Eyes
关 键 词:
期刊名称: 《中小学教育》
复印期号:2017年02期
从工具论的视角看,课堂观察是教学研究的工具,作为课堂观察的主体——教师,更多地从非主体的立场出发参与课堂观察,他是观察工具的使用者、课堂信息的提供者,无意间沦为课堂观察中的服务者。然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与接受者,还是知识的发现者,“实践情境本来就是不固定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面临问题时,“必须随时发明新方法,并尽力提高发现方法的能力”。从知识论的视角看,课堂观察不仅是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研究的工具,更能助推教师在群体性合作中积累知识、发现知识。课堂观察中,教师不是工具化的客体,而是不断获取新知识的主体。
一、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的个体化历程 教师进行课堂观察,要经历从初期的模仿运用到逐渐个性化运用的发展过程。
2.从“被观察”到“订制观察” 课堂观察中,围绕研究主题设计观察表是确保课堂观察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