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导航

首页    特色品牌    水墨文化    活用写字校本教材,濡染学生文化底色

活用写字校本教材,濡染学生文化底色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19-09-27 17:54

2017年10月28日

戴秀兰

今天的学校教育,特别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音乐课已经太少了。至于书法,因为花时间而又难学,尽管很多学校正在努力提倡,但始终不能普及。中国书法具有真善美的内涵,可以启发智慧、陶冶性情。学习书法,不单单是为了把字写好,它可以解除疲劳、调剂身心、陶冶性情,通过书法的学习,可以使传统的优秀民族精神,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所以如何灵活运用好写字教材,把学书的枯燥过程变得富有情趣,让我们的写字课堂变得亲切,学生乐于坚持长时间的练习过程,应当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尝试着从书家故事、多元练习、星级评价、佳作欣赏等方面入手,来提升学生的内涵发展。

一、书家故事,培育有涵养的学生

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书法小故事。这些书法家饱读诗书,对中国文学、哲学的了解孕育了静性的气质,在笔下抒发出内心的情感和心声。伟大书法家的故事和他们笔触背后的哲理,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它对读者在书法的练习和对书法史的认识,有更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书法家的故事、他们的苦学精神和高尚德行、各种书法的审美标准,以及各种人生哲理等,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和涵养。譬如号称“张颠”的书法家张旭,习惯以发濡墨,在墙上写字。张旭欣赏了女子美妙的舞姿后,创作出自己的草书笔法,其他书法家也从大自然的现象中领悟笔法。王羲之喜欢鹅优美的动作,从中悟出了行书,在1600年后的今天,学书者仍然以他的这篇墨迹作为临摹的对象。

这些书法家故事既是一种教学的资源,也是学生学习书法的动力,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我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把这些书家故事渗透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了解书写规律;定期安排书家故事专题介绍,让学生了解书法家的生平为人,领略其艺术魅力,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培养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感。

二、佳作欣赏,培养有个性的学生

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所以说,学习书法是让学生接受美育的有效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把他们带到书法美的意境中去,让他们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则必定会有全新的发现,久而久之,也就会有闪光的自我。

在我们的校本教材中,安排了书法名家的名帖,近代书法家的佳作。最有特色的是每堂课最后都有示范小作品,学生可以临摹创作,在这种欣赏创作中不断提高,让千篇一律的练习,变成彰显学生的个性的过程,在作品中展现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同时,书法小作品给了学生更大的展示个性的空间,让练习的过程变创作的过程;把“要你学”变成“我要学”;把“作业”变成“作品”。

三、灵动课堂,培植有智慧的学生

我们的写字课堂应该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阵地,在传统教学中,写字技法的演示难度很大,教师蹲在黑板前示范,直观效果很不理想,很难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诸多难题,如实物展示台可以把毛笔字在宣纸上效果直接显示出来,自己的作业与范字一起放在视频展示台上放大,引导全体学生观察,让学生对照范字评一评,哪一部分写得比较美,哪一部分写得还不够,应该如何改正等等。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及时进行矫正。录像慢放画面,使转瞬即逝的动作过程完整、清晰、具体地表现出来。现代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整合运用,能够有效地克服写字教学枯燥乏味的缺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灵动活泼,妙趣横生。

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的写字课堂也要与时俱进。首先,我们的校本教材是按照笔画分类,在学好基本笔画的之后,学写例字,最后举一反三。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每一类字的主要特点,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指出书写重难点,有针对性的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评议时,引导学生从字形、大小、位置、线条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生生、师生多方探讨。其次,我们的教师把课堂带进了家庭。老师们把示范书写的录像放在校园网上,以供学生和家长在家里点播,这样直观的教学,让家长也很好掌握辅导方法,有了家长的督促和指导,我们的写字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星级评价,培训有特长的学生

对学生来说,激励是最好的动力。在写字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这一点并积极运用。课堂上,在学生自主临习的基础上,同桌进行观察比对,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同桌之间进行五星级评价;教师在学生书写时,课堂巡视,及时指出不足,并对学生的“三姿”进行评价,提醒学生;再不同层次的练习后,选择几位学生的作业,展示在投影上,引导学生对照字帖进行评议,寻找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肯定进步亮点;学生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再次读帖临摹,把自己的感悟践行于再临摹中,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体的评价;最后,教师从专业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业,以“五星级”评价标准评分。

在课堂评价的基础上,学校也搭建了平台,为学生寻找了自我展示,肯定自己的机会。我们为学生设置了“写字之星”、“写字能手”、“小小书法家”的摘星之旅,每个学期我们都会进行考评,完成了学校的写字雏鹰奖章就能获得“写字之星”称号;同时,还鼓励学生参加一年两次的江苏省书法(写字)等级考试,对不同段位学生提出不同训练要求,进行不同辅导,通过了写字考级,即取得了“写字能手”的称号;在省、市级不同层面的书法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就能获得“小小书法家”称号。

五、文化内涵,培修有品位的学生

文化是一种潜在力量,是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这种文化产生了兴趣,才能把字写好。所以平时除了为学生提供一个灵动的课堂,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文化空间、一个文化的舞台,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其自觉地“心摹手追”,从而主动学习的兴趣。

校园环境是隐性教育的大课堂。上级各部门或多或少都要求学校结合环境进行教育。所以,我校采取“整合”的办法,请当地有名的书法家、教师、书法优秀学生书写有关内容进行上墙或在宣传窗内张贴,定期更新。这样,校园的许多墙上都有书法作品布置,学生无论在校园的哪个角落都会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让广大师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学校制订了写字考级方案、雏鹰写字特色章争章方案,对全校所有学生每学期进行写字考核。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开展不同层面的比赛、展示活动,优秀的作品通过电视台、校园网、黑板报、宣传窗等阵地进行宣传,也与学生星级考核挂钩,有效地促进他们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同时也赢得了家长们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