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导航

首页    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    正仪中心校2015年校长述职报告

正仪中心校2015年校长述职报告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19-09-30 09:42

2017年05月27日

2015年校长述职报告

承传统求创新  重基础扬特色

水墨正小   润泽生命

正则刚,仪则善   水之韵,墨之魂

尊敬的各位教师代表:大家好!

首先我要真诚感谢全体教职工对我和我们领导团队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对我们学校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谢谢大家!

一年来,以江苏十二五省规划课题《构建学校“水墨文化”的实践研究》为引领,着重在“办学思想,教育规划,文化策略,教育教学管理”四大板块进行思考和实践,逐步推进“六大系列十项工程”,以期达到“学生喜爱、家长满意、内涵发展、社会美誉”四个目标,从而建设一个理想幸福的教育家园。下面就四个板块向大家作简单汇报。

一、办学思想方面

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灵魂,我们围绕“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 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人”开展深层次思考,探寻实践“成就教师,发展学生,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核心办学目标。

我们始终传承践行“立德·立贤·立功·立业”的校训,心怀“水墨正小·润泽生命”的育人策略。力求在多元的社会文化中立于主导,在多变的教育改革动态中把准方向,积极谋求发展共识,让更多的师生有更好的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求和谐发展,不断推动学校提质增效内涵发展。

我们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教师节对教师提出的“‘三点希望’和‘做四有教师’要求,以及五四青年节对青年人提出的五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学校开展了“践行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规范”活动,实施教师以“良心工作”引领办学行为更加规范,以“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习惯和兴趣,以“本领展示”推进学校发展更具特色。开展以青年教师为本,为青年教师服务的“给青年信心,给青年希望,给青年帮助、给青年欢乐、给青年力量”“五给”成长活动……

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市委市政府“四项机制”学习讨论会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信仰和价值观念对大家引导和示范效应,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党风带动师风,用先进的思想抢占宣传制高点,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位谋政、守土有责,不断提高行政执行力和领导力,逐步克服占位子装样子混日子的“不作为”;推诿拖延、消极怠工、纪律松弛的“懒作为”;杜绝没有肝胆、缺乏担当的责任缺失。

自己也始终坚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不进就是退”、“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干得实一点”的思想意识,不断摸索经验,掌握了解思想动态,解决落实每工作难题。逐步营造和建设凝心聚力、严谨治学、团结向上、乐于奉献的具有正能量的校园精神文化引领氛围。

二、教育规划方面

2015年既是十二五规划收尾年,又十三五规划的起始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近10年的中长期目标,结合昆山市百强县之首,大陆最佳县级城市之首,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和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示范区区域经济现状。我们也不断调整和确立了学校工作重点:队伍建设和特色建设。其中队伍建设继续抓好“四支队伍”:一支团结务实协作干事的领导班子队伍;一支充满智慧与爱心的班主任队伍;一支乐于反思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一支乐于奉献与技艺精良的专业辅导员队伍。从二个维度细分队伍建设的目标。横向:即学校层面、学科层面、个人层面。纵向:要求三个层面分别达到短期定型、中期成型、长期成熟三个阶段的目标。努力实现“四个转移”:工作重心从硬件发展加快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管理方式从目标管理加快转移到过程管理上来;教学策略从加班加点转移到科学提质上来;培养目标从分数唯上加快转移到全面发展上来。

一年来,青年教师“成长班”、“发展班”的20多位骨干教师参加市级评选成为市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长班”被教育局评为“昆山市优秀教育群体”,通过竞聘殷秋花、朱珠、范文龙成为中层领导,丁寒丹等四位团员青年成为团支部支委委员。学校成为苏州市体育传统学校,首批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欧亚足球联盟会成员,书法特色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实验学校,江苏省全民阅读书香校园基地。

 三、文化策略方面

 我们积极引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公民价值规范,“水墨正小·润泽生命”的校园文化价值,学校管理更加注重民主、平等、包容,更加注重师生的参与互动和分享体验,提高师生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以此凝聚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我们教育梦想汇集起无穷力量。 积极引导中层领导、教师、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师生总体素质,让师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从而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最好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学校的品牌,每个人都能做得更好,真正实现学校“无为而治”的自我管理。特别是条线负责人、年级组长、办公室主任、教研科研组长等各自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同时特别加强引导对“人与制度的和谐、干群之间的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学科间的和谐、特色与基础的和谐”等的正确认识,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人际氛围,使学校的管理富有人情味,遇到难题总是群策群力。今年,特别在教师缺编缺额,代课教师22位的压力下,我们一批年轻的女教师怀孕坚持上班,陆玲珍、陆翠金、郭云娣、胡惠英等老教师积极主动服从学校安排班主任,田密英、卜秋英、王献根、杜祖乐、王明元等退休教师积极参与代课教学,每天7:15就全部到校上班。同时学校也尽量解决好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每年召开多次座谈会,开通学校留言箱、举办家长会等,收集家长意见反馈,来电来信、校园网校长信箱等,认真答复每一个询问,及时合理解决。

四、教育教学方面

 我们在反思教育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价值观是首要因素。基础教育价值的终极目的除了给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出一个幸福的人。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只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我们更关注的是在学生的头脑里、骨子里、在学生未来道路上和投身社会以后,所体现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们瞄准的不只是分数,而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习惯,向德育要质量;关注每一节课质量,向课堂要效益;关注每一天的工作,向管理要品质” 。

1.德育工作重视少先队工作和班级团队建设。一是建立适应学生发展的“理想课堂”班级管理机制,营造班级、校园的德育特色。二是积极联系社会家庭,整合发挥家庭优势,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强化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开发互动交流的平台,家校路路通、校园网班级博客、成立班级家长管理群,公开教师电话,随时家校互动实时了解学生情况。三是特别重视关注弱势群体,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学校获昆山市红领巾公益微课堂、六2朱玉青《春光好》获“我们一起写童谣”核心价值观童谣创作比赛一等奖,王晓晓、唐慧颖在2015年“百万少年争当‘江苏好少年’展评活动“中被表彰为“江苏好少年”,(六1)2015年昆山市先进班集体、(五2)昆山市第七届“书香班级”评选活动二等奖、学校获巴城镇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荣誉称号,寻访日记《寻访“烽火英雄”》在昆山市“红领巾建议抗战足迹”主题教育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苏州团市委、昆山团市委、团中央少工委等领导多次来校参观指导。

2.课题引领重研究,聚焦课堂重实效。实现“三课联动”的校本研究模式和“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承办昆山市学术带头人展示活动、昆山市青年教师展示活动。与柏庐实小、玉峰学校、娄江实验学校、裕元实验学校等开展青年教师交流活动7次。周伟华、许蕴霞、戴秀兰、庄静、周洁、李青、徐靖、郑雨昕、丁寒丹、陈岚、杨笋刚、孙蕴琪老师在昆山市“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获奖,邱燕卿老师获江苏省书法课评比一等奖,贾梦圆、左姗姗老师获昆山市青年教师大比武一等奖,陈琳和郑雨昕老师获得昆山市学科大比武二等奖。姚超和左姗姗、高传国老师在江浙沪体育联谊赛基本功和微课比赛一等奖,45位教师在各级给类赛课中获奖展示,60篇论文在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获奖。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会、微课比赛、讲故事比赛、班主任论坛,教学成果分享会(10位年级成绩一二名的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经验)等。

3.校本课程异彩纷呈,校园文化生动活泼。在规范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校本课程,包括人格课程、书香课程、运动课程、艺术课程、科技课程、实践课程、社团课程等等,让孩子们学会很多课堂上、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培养了对大自然和生活存在有兴趣有好奇心的人生。认真做好成果整理工作,包括学校文化系列宣传片(书法专辑、团体操、合唱队、舞蹈队等专题)在校园网进行展示、编写修改书法校本教材、完成《水乡,家乡》《农耕课程》等正仪地方教材和《汤姆与足球》、《足球游戏》学校足球校本教材等,同时不断积累师生书画作品、教育教学成果等,创新编辑学校特色建设的校报、校刊。

总之,我们的教育让知识拥有了生命的温度,通过教师牵引着学生推开这扇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每扇门外都有不同的风景,等待学生的继续探寻。教育是一粒火种,教师将微弱火种燃烧为火苗,与孩子的心灵油田发生作用,最终形成智慧的熊熊火光……

    3.特色项目争先进位,综合素养润泽生命。学校积极开展才艺普惠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又有提升进位,成为昆山市第一梯队水平,特色成果鲜明,赢得了较好社会声誉。艺术方面:郑雨昕老师辅导的大合唱获2015年昆山市大合唱比赛一等奖,郭云娣老师辅导的科普剧获昆山市首届青少年创意科普剧评比一等奖,方言小品获得三等奖。学校在昆山市第二届“书写经典传承文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硬笔书法比赛中成绩显著荣获优秀组织奖,一批教师获奖。在2015巴城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主题大合唱比赛中,《祖国不会忘记》荣获二等奖。体育方面:学校小足球队获得昆山市足球比赛冠军,并参加苏州市“市长杯”小学生足球联赛获第四名,苏州市青少年足球赛第四名(进位一名),成为苏州市传统项目学校,评为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为欧亚联盟会员;学校门球队获得苏州市比赛第二名,江苏省青少年门球比赛第四名,并参加全国比赛;游泳队获得昆山市比赛第二名(进位了4名);健美操队获苏州市大中小学生健美操啦啦操比赛小学组有氧舞蹈4级特等奖,被评为昆山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科技方面:学校获江苏省“四星级”先进科技集体,江苏省第20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中获团体一等奖,暑期参加全国航模比赛团体第一,并积极争取进入2016年昆山市代表队参加世界锦标赛,昆山市创新大赛第一梯队,一大批学生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综合方面:学校全年获国家级表彰2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实验学校),省级表彰集体2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四星级科技先进集体),苏州市级表彰14次,昆山市级表彰20次。另外,在教研室进行的六认真调研中相对比较满意,毕业班成绩在全市平均水平,特别英语学科取得很大进步。一年来在昆山市教育网报道七次,昆山日报报道2次,昆山电视台报道5次,语言文字报宣传报道1次。学校获2014-2015年度昆山市教育教学综合考评优秀进步奖,位居良好前列。

我们努力的提升着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价值取向,自觉实现自己的价值定位,着眼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和谐与充分发展,不断适应新常态,解放思想、改善思路,为学校找回自我和卓越发展创造更和谐、积极的氛围与环境。凝聚新动力,推动新发展,助力实现“水墨正小·润泽生命”的教育梦想。但路还要走很长很长;我们设置好了学校文化的坐标点和心中教育目标 ,创造着教育的阶段性的新成果,相信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将局部达到或不断接近心中梦想。

二0一五年十二月一十一日

                      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