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灵动足球”的发展与推广研究》 中期成果报告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
《校园“灵动足球”的发展与推广研究》
中期成果报告
昆山市正仪中心校 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课题组
由正仪中心校、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共同承担的《校园“灵动足球”的发展与推广研究》课题,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立项号16012056。该课题2017年3月立项。在市教科室、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实验教师的积极参与努力下,根据课题实验方案的要求,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经过努力探索,课题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回顾课题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它是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开展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从国际视野看去,邻国——日本足球运动的全面崛起,不仅仅在于足球职业化的提升,更重要的在于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日本文部省要求足球必须进入校园,并且将其写进了教学大纲,从小学就进入必修课。日本与韩国是亚洲足球运动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认为要重视通过普通学校的校园足球活动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重视全民参与和抓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是足球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许多世界足球强国的成长历程来看,一个国家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校园足球的全面发展。
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走过了将近20年的漫漫长路,但近些年来,中国足球在国际足坛的表现却令每一位中国足球人感到失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现在中国足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备人才短缺,而后备短缺的直接原因是踢球的人越来越少,足球人口很少。我们有13亿人口,有两亿七千万青少年,但实际上踢球的却很少。因此,2014年1月21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上,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中国足球要腾飞,首先要解决足球人口问题,而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把目光转向了教育。在这次足代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当选中国足协副主席,这是教育界人士首次进入中国足协高层。此举意味着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发展,使校园足球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专门部署校园足球工作,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体教结合,锐意改革创新,推动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足球事业人才的基础。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将校园足球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方案中关于校园足球提出,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内达到2万所,2025年内达到5万所。
校园足球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成就中国足球梦想,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工程,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抓手。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研究现状:
国外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研究较少,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健全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良好开展,他们更注重的是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他们的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培养中心模式为主,如德国的“天才促进计划”、英格兰的“品质特许计划”等;另一种是以学校模式为主,代表国家是韩国和日本。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目前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尤其2014年以来,随着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以及《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大力发展学校足球成为共识。但是,如何有效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则未形成系统性研究成果。目前,全国范围内不少地区和学校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如河南小学开展的“快乐足球”研究、浙江江滨小学的“创意足球” 研究等。2015年,江苏省教学研究室体育教研员孟文砚开展的“魅力足球”研究,并指导带领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足球进校园”的研究。昆山市教育局于2014年将“足球”作为学校体育的必修课程,为足球进校园提供了基础,昆山市高科园小学、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等也开展了校园足球的课题研究。这些课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校园足球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对于学校文化下融文化、艺术、运动为一体的校园特色足球的研究还很少,特别是以“灵动”为特色的校园足球的研究还没有。
课题组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将深入学习专家、学者们关于校园足球建设的理论,借鉴其他学校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创造性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活动。
(二)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开展《校园“灵动足球”的发展与推广研究》是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54号)精神,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健康地发展,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夯实我国足球基础,培养更多的优秀足球人才的需要。也是为了充分认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意义,把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相结合起来的需要。
(2)实践价值:
①符合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也符合我国足球运动的现实状况,是解决我国足球事业后继乏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②足球运动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校园“灵动足球”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提升学生素养、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运动技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③开展校园“灵动足球”活动,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足球运动员,而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好,锻炼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扩大学生对“灵动足球”运动的参与面、夯实校园“灵动足球”运动训练强度的基础上,发现足球运动新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足球运动技能和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足球人才。
(3)推广价值: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校园足球运动,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也可发现、培养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为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搭建良好的平台;校园“灵动足球”一定会推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从而使校园有特色、文化有内涵、使全体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三、课题的界定:
1.校园“灵动足球”:指经过实践体验后,对开展校园足球的一种带有个人主张的特色
提炼。它是文化、艺术、运动的融合。主要包含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具有灵活、生动、有趣特性的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
2.发展:指事物的更新与进步。这里指校园“灵动足球”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3.推广:指宣传普及。这里指在校园“灵动足球”发展的基础上,向外推广研究成果。让资源共享,惠及其他学校。
4.校园“灵动足球”的发展与推广:指为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实际,整合资源,通过举办推进会、现场会,开设观摩课,开发新校本教材等途径,发展校园“灵动足球”,并以此促进学校体育的有效发展,促进师生的有效发展,并在昆山市及江浙沪部分学校有效推广。
四、研究原则:
1.坚持传统精神和时代特征相统一;
2.坚持课堂与课余相结合;
3.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课题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的目标:
(1)完善校园“灵动足球”的操作方式,探索发展策略,丰富运动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
(2)形成对学校特色体育构建的新认识,为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和有效训练提供新载体。
(3)通过“灵动足球”的开展,提高学生身心、素养及精神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4)使校园“灵动足球”走出昆山,走向全省、全国,为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一定的范式。
2.研究的内容:
(1)校园“灵动足球”的文化与教育功能的研究
(2)“灵动足球游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3)校园“灵动足球”技战术体系与课外训练整合优化的研究
(4)校园“灵动足球”促进小学生运动素养的研究
(5)校园“灵动足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6)校园“灵动足球”区域性推广研究
3.研究的重点:
校园“灵动足球”的发展与推广
六、课题研究措施:
1.加强管理
成立“灵动足球”课题领导小组,每月举行专题研讨会议。课题组分成六个子课题组。建立“灵动足球”课题专题网站,所有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及时上传,确保课题轨迹的真实,同时也使课题管理动态化。分别开展教师会议、家长会、学生会及时宣传“灵动足球”。建立灵动足球论坛等及时开展课题论坛,为课题顺利开展提供良好基础。
2.提升水平
我们先后派出160人次的教师到北京、上海、无锡、苏州等地参加各类培训,使教师们及时学习到先进的足球理念,提高足球技能技术。邀请省、苏州市、昆山市各类专家到校讲座20次。聘任专家团5人,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校级课题培训25次、市级培训8次。各类培训活动,给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提升理念。
3.稳步推进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
成立总课题组、校园足球联盟,强化组织领导。在少足办的带领下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强化灵动足球各项制度建设,坚持协同推进,完善发展灵动足球的多部门合作格局。
(二)坚持普及为要,优化发展布局
打牢普及根基。构建“特色学校+足球运动队+改革试验校”“三位一体”的灵动足球立体推进格局,构建完善灵动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要求每所实验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每周开设1节足球课、组织课余训练和校内联赛、组建校队参加校际联赛。目前,10所实验学校都建立足球队、每年举行1次以上的校园足球联赛、实验学校联赛,确保100%的学生都能参加灵动足球课程学习,100%的学生喜欢足球这个项目。
整体规划灵动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汇编1-6年级足球教材10本。推进校园足球“满天星”“青训营”建设工作,不断完善校园足球多层次、立体化的课余训练体系。
推进中德青少年足球交流合作,选派32名队员赴德交流学习。聘请外籍教练进校园,得到实验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实验学校全部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所学校每周面向所有的学生开设一节足球课、组织课余足球训练和校内足球竞赛。这一布局夯实了校园足球发展基础,扩大了灵动足球参与人数规模。
一年多来,实验学校在校园足球文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尤其是“亲子足球”项目成为实验的品牌项目。形成了“少足办、实验学校、家长、足球队”支撑体系。
形成课题、课程、课堂三级联动模式,推动教学、训练、竞赛三大体系建设。目前10所实验学校形成了人人爱足球、人人会踢球的良好氛围。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成为“灵动足球”在课堂教学中的有力手段。
三是机制化推进工作有待加强。在校园足球工作中,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硬招和实招不多,相关措施的针对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注重比赛等活动的开(闭)幕式等形式主义问题也确实存在。
我们相信,在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帮助下,课题定会顺利结题,圆满完成任务,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