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第三期书目:《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넶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0-09-17 00:24
近年来,变革一直是教育领域的核心主题。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一个观念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没有学校层面的变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变革。
在我国,世纪之交的教育正面临着急剧的变革,特别在政策层面。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学校一直处在教育变革的风口浪尖,经历着变革更新的挑战。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已不能坐等变革,也不能借口不变革;与此同时,在教育的持续改革中有了自身独立利益的学校也开始产生了内发性的变革动因--变革正成为许多学校主动的追求。
变还是不变,这已不是一个问题。然而,如何实现变革?回答这个问题对于许多学校也许不是一件难事,提出一个美好的愿景,描绘一幅完美的蓝图,都不是太难的事,因此,我们看到提供现成答案的文献连篇累牍,其中就包含许多由学校填写的答卷。但是,写出来的答案并不等于“做”出来的现实,对这一问题作出实践回答绝非一件易事--实践是高度复杂的,实践的变革更有其自身的逻辑。
实际上,没有一所学校会视变革如反掌。对于变革的困难,没有人会比学校更了解且有更深切的体验。但许多学校依然知难而上。在挑战变革所遭遇的困境的过程中,许多学校正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展现出巨大的创造力,探索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创新之路。这既是学校主体意识觉醒的结果,更是学校校长、教师公民意识和创新勇气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