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导航

首页    校务公开    计划总结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3-02-15 08:17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乘势而上开新局凝心聚力再出发。本学期教导处将继续落实双减工作以新课标为引领继续以减负、提质、增效为主线加强有效课堂研究立足我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履行好学校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责任。加强对凝心聚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点培养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路虽远行之将至事虽难做之则成。新的学期我们要砥砺奋发勇毅前行精耕细耘努力开拓新局面。

  • 二、工作目标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实常规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课程。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强五项管理和考试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聚焦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强课提质行动。

2.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深入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挖掘学校潜力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青蓝结对、专题培训、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练兵、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优化劳动课程设置和实践研究建设精品劳动教育研究和实践团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发扬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5.重视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本学期围绕减负提质的研究主题开展校内教学研讨活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重视体育工作。继续抓好两操”,加强课间活动指导上好体育课并通过宣传栏、红领巾广播、黑板报等阵地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切实加强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7.教育好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发展好每一位学生。

  • 三、工作措施
  • (一)教学常规常抓不懈、追求细节

1.加大督察研究力度开足开齐开好课程。我校将严格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不随意增减各门课程的规定课时。为避免削减、挤占体育、艺术、地方课程、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抽查加强督查力度并及时加以反馈、纠正。

2.推行减负措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我校将按规定的作息时间安排教育活动切实做好学生的减负工作。各位教师要认真落实各科教学规范积极探索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模式力求将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完成改变靠加班加点提高学科质量的弊端。

3.实行教学常规检查制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为督促、保障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导处每月月末开展七认真常规检查。各教研组组长应加强对各自学科各环节检查目的性的研究。

4.推行随堂听课制加强常态课堂的管理。为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我校继续组织由学校管理者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调研组开展听随堂课的活动。教导处不定期地开展推门课、走课督促教师上好常态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 (二)教学质量夯实基础、减负创优

1.课堂上教师能抓住重点、难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还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倡堂堂清、天天清、单元清”,夯实基础。

2.重视潜能生和优生的辅导加大辅导过程的管理力度。重视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重视对特殊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健全档案制订培优补差计划提出转变措施定期进行动态分析切实做好转化工作。要重视对思想上后进生的法制和规范教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3.组织各类竞赛。以学科竞赛为手段在竞赛中求提高求发展。一定认真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学科竞赛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二要积极做好校内、校外各类竞赛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评定工作以此让学生展示才华丰富校园生活。

4.加强体育教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落实课间活动制度。继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以双减为契机辅导老师在课后服务时间带学生开展趣味体育活动抓好足球、田径等专业队训练组织好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

  • (三)教师培养多措并举、超越发展

1.深化名师培养工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档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专家指导、名师引领、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提升力争再培养一批市级教学能手。

2.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等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3.深入推动优质课教学课例、作业设计精品课例和习题库建设工作。

    4.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实施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 (四)课后服务内挖外引、提质增效

    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构建以自主作业、课业辅导、自主阅读、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研学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内挖外引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与我校特色课程开发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劳动教育优化课程、掌握技能

     1.严格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实行家校联合监督机制保证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生活的劳动实践时间有计划地引导家长抓住衣食住 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必要家务劳动技能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解劳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学习机会在活动时间中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开发优质特色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积极挖掘本地的传统劳动特色在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学校劳动教育特色课程。邀请能工巧匠技术能手教师开展特色教育丰富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为学生提供校外劳动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