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导航

首页    教学管理    教研活动    “研”之凿凿,“行”之灼灼 ——记昆山市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暨青年协作组活动

“研”之凿凿,“行”之灼灼 ——记昆山市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暨青年协作组活动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3-04-23 10:30

    421日下午,我校有幸邀请到了昆山市小学语文科学研训员潘焱老师携中心组成员莅临指导。正仪小学的语文教研组与潘老师一起观摩了四堂语文课。

    孙琳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从军行》一课。课堂上,孙老师以《从军行》一诗为切入口,带领同学们鉴赏盛唐边塞诗歌的代表作品,渗透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知识、意象和景象的区别,带着学生一起领略了盛唐边塞诗所展现的祖国山川雄浑壮阔的独特魅力,让同学们感受和体验到边塞诗人苍凉慷慨的爱国情怀及豁达广阔的胸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单元教学,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浦老师执教的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军神》。教学时,浦老师从单元教学出发,明确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展开教学。浦老师让学生利用学习单运用该学习方法自学,然后交流分享,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钦佩和称赞,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顾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学期的《手指》一课。教学中顾老师循循善诱,用巧妙的过渡推动学生的生成。围绕“大拇指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学生在充分阅读、认真批注后,就大拇指做的六件事展开充分讨论。顾老师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段落中的关键字词句,通过反复读、不断品味、关注修辞手法等方式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透彻的理解。学生在过程中能及时反馈,文本的解读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何晓艳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何老师通过直观画面,想象诗意,配乐唱诵古诗,入境入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渭城的美景。何老师为学生带来了很多古诗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通过送别诗的鉴赏,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学习这类诗文的学习方法,领悟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最后学生尝试学古人表达临别之意,赠送同学临别赠言。

    课后中心教研组的全体成员集中三楼会议室,对今天几堂课给出了中肯的评价。两堂古诗课,对古诗文类文本的教学做出了尝试,都通过拓展阅读鉴赏同类古诗,打破了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拓宽了古诗词教学方法,扩大了文本阅读的范围,增强了文本内涵的厚度,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真正实现了深度学习。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中心组的教研活动,让学校老师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快速成长,相信我们的老师会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