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导航

首页    德育管理    主题教育    【十一月心理】漫步心灵之径·解锁情绪密码

【十一月心理】漫步心灵之径·解锁情绪密码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4-12-04 15:01
 

为帮助学生识别和理解自身情绪,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掌握应对学习与生活压力的方法,我校专职心理教师许老师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开设了六节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识别情绪并学会合理表达情绪以及管理情绪的方法。

 

 

一年级《我的情绪小怪兽》

 

小学一年级学生处于“从心所欲”的幼儿期转向“循规蹈矩”的儿童期。在此过渡时期,小学生情绪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较差,自我觉察和调控能力相对弱,容易冲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难以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许老师通过心理课程活动设计引导孩子们去识别自己的情绪,察觉情绪的发生,认识人类基本的四大基本情绪喜怒哀乐,并尝试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事件去练习识别情绪。

 
 
 
 
 

 

 

 

二年级《HUA难过》

 

生活中,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感受他人的悲喜忧伤并表达自己的关心,但又常常忽略引导幼儿管理自己的情绪。难过是生活中比较常见、比较难控制的情绪之一,孩子们应该懂得每个人都会难过,这是人的天性,关鍵是我们该怎样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许老师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我好难过》,认识到难过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懂得难过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面对和战胜的。再用绘本、绘画、同伴学习等调节“难过”的方法,增强学生自身管理负面情绪的能力。

 
 
 

 

 
 

 

 

 

 

三年级《快乐之旅》

 

快乐和烦恼常伴随着每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事,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久而久之,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三年级的《快乐之旅》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在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 甚至自我宣泄,以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四年级《生气汤》

 

     四年级的情绪课以绘本为载体,走进绘本,体验人物情绪后再走出绘本,联系自身,达到情绪的共鸣。首先,体验情绪环节,在听故事以后,设身处地了解主人公霍斯的感受,体验他的“不如意”及情绪后自己的处理方式,再联系自身,调动孩子的情绪共鸣。其次,在情绪处理环节,设计游戏“煮生气汤”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明白妈妈做法对疏导霍斯情绪的作用。从而明白,“发泄”“转移注意力”是疏导情绪很好的方法。在体验了绘本中的方法后,再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小组讨论各种各样调节情绪的方法,选择在课堂上可行的进行活动体验,从绘本中走出来。整个过程绘本是载体,绘本与“我”的关系处理,不隔裂,不生硬。

 

 

五年级《愈见青春情绪》  

      五年级的《愈见青春情绪》是围绕《纲要》相关要求设计的一堂了解青春期情绪变化及情绪调节的课程。步入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大、不稳定,常受到情绪的困扰,借助最近网络上流行的“卡皮巴拉”——情绪稳定的代表,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情绪波动的原因从而对情绪形成理性认识,学生体验呼吸放松训练、情绪着陆技术来增加调节情绪的方式。

 

 

 

六年级《曼陀罗绘画疗愈》  

曼陀罗具有优化情绪的效果,绘制曼陀罗后情绪体验更为积极。西方心理学家荣格把曼陀罗这类形式的绘画,用于自我心理治疗中并取得成功。自此以后,曼陀罗绘画也成为了心理分析学中重要的治疗技术。

学生在初识曼陀罗绘画的起源、功能,让自己的情绪情感进一步参曼陀罗绘画中初步尝试着向自己的无意识进行自发“表达”。在着色前率先主动选择色彩,用色彩象征表达当下心情,在着色过程中关注个人情绪感受,并向自己的内心注入正向愿望、爱和能量,让内心平静喜悦,充满力量。

 
 

 

   “情绪管理”心理课,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学生们情绪管理的道路。让我们共同期待,孩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