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林石嘴,研学促成长——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六年级林石嘴社会实践活动
微风中的欢笑,是冬日最温暖的旋律。12月18日,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六年级的学生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目的地是充满自然奥秘与欢乐氛围的巴城林石嘴青少年活动基地,在那里,知识与趣味撞了个满怀,留下一路欢声笑语和珍贵回忆。
手转石磨,体验传统技艺

麦子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广泛种植。它营养丰富,是制作面包、面条等食品的主要原料。


一粒小小的种子是如何变成餐桌上各种芳香四溢的美食的呢?在活动中,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麦子的成长周期及用途,更让同学们亲手研磨面粉,感受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奇妙变化,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小麦制品。小麦的“百变”魅力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磨面粉是一项传承悠久的古老技艺。在古代,人们使用石磨等工具将谷物磨成面粉。瞧,同学们纷纷加入到磨面粉的队伍中来了。



通过磨面粉,不仅让大家了解了古代的生产方式,还感受到了先辈们的智慧和勤劳。

电之奇思,面粉会导电吗
“面粉会导电吗?”带着满肚子好奇,同学们围聚实验桌。老师展示面粉、电池、导线与灯泡,搭建简易电路,当把面粉接入电路,灯泡起初毫无反应,大家满脸疑惑;随着老师讲解物质导电原理,调整面粉状态、湿度,灯泡竟奇迹般微微闪烁,全场惊呼。亲手操作、观察变化,大家明白不同物质导电特性各异,日常食材也藏科学密码,求知欲在心中扎根生长。


对科学的好奇心让大家充满了动力,那一个个鼓足劲吹风扇的样子,看到灯泡亮起时惊喜的样子真可爱!他们的眼神里饱含着对知识的热情,对实验成功的欣喜!在实践中同学们了解面粉导电的原因,更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掌心生态,万物归于方寸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生态系统的含义,生态瓶就是在模拟小型生态系统。大家在课堂上兴趣满满,积极参与,共同协作制作起生态瓶。



只见同学将小石子和沙子放入透明的玻璃瓶底,再倒入适量的水,接着放入水草,装好彩灯,最后放入斑马鱼,就大功告成啦!大家观察着生态瓶中的变化,看着小鱼们在这个微观天地里快乐地游戏。
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切身了解到大自然中各种生态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加深了对大自然的认识理解。由此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手握飞盘,解锁生命活力


一扔,一追,一接,青春的活力就此绽放。孩子们与冬日的每一缕清风互动,和每一抹阳光私语。徜徉奔跑,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开展,团结协作的意义更是浸润心间。




一个个飞盘在同学们手中如灵动的小鸟,在空中穿梭。大家分成小组,迅速掌握飞盘的基本玩法,从简单的抛接练习到团队对抗赛,同学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活力。飞盘运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身体敏捷性和反应速度,还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每一次成功的传接、得分,都凝聚着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和信任。

合影留念,记录快乐瞬间




古人云:“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实践活动是一场探索实践、开阔眼界的旅行,更是一节寓教于乐的行走课堂。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真的体验在脚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研有所思,学有所获。相信本次研学之旅将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愿我们水墨正小学子以渺小启程,逐光而行。